主题:精准施策,争当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威海样板开路先锋
时间:2025年3月11日
嘉宾:威海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
主持人:请简要介绍一下,去年公路工作都取得了哪些创新创优成果?
答:一是积极承担上级试点任务。千里山海旅游公路成功申报交通运输部强国试点任务,已根据部反馈意见进行了两次修改完善,拟于近期公示。G228丹东线长会口特大桥、香水河大桥纳入交通运输部2024年度国家公路现代养护工程试点项目清单(全省共5个),实现威海市承担国家公路养护试点“零突破”。二是有力推动交旅深度融合。千里山海自驾旅游公路被交通运输部、旅游部评为35个国家级旅游公路项目之一(山东省共入选4个),并被省交通运输厅评为全省首批精品旅游公路典型案例(名列第一)。威海西部环山路被评为2024年度全国交旅融合创新项目、“四好农村路”助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承办全国2024年旅游公路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暨威海千里山海自驾公路现场会,推广威海旅游公路典型经验。《交通强国背景下威海市旅游公路“交旅融合”协同发展研究》列入2024年度省交通运输厅科技创新计划。时任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高立平同志对我市探索交旅融合发展新模式、构建全域旅游供给新格局的典型经验专门作出批示,并转各地市参阅学习。三是不断加强农村公路全域创新争优。继荣成市之后,文登区、乳山市创建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被省委、省政府督查激励通报表扬,实现创建工作“一片红”。“乳山市康衢大道筑坦途”入选全国“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
主持人:受寒潮天气影响,我市去年冬季迎来多场降雪天气,交通公路部门在除雪防滑工作方面都做了哪些努力呢?
答:一是完善除雪防滑预案。开展了除雪防滑应急演练4次,出动抢险队伍120余人。根据除雪防滑应急演练情况,进一步优化完善了除雪防滑应急工作预案,厘清清雪工作督导明细、设备安排、重点部位等,压实责任、细化分工、明确重点,确保一旦出现强降雪天气能够快速响应、有效应对。二是加强应急力量储备。详细清点盘查了融雪剂、防滑料等应急物资的储备情况,督导养护公司对推雪车、撒布车、装载机等清雪设备进行全面检修保养。组建了由407人组成的应急队伍,强化应急培训,共开展5次应急培训,实行设备操作人员AB角制度,保证设备作业连续性。三是强化重点路段巡查。以长会口特大桥、香水河大桥等大型桥梁以及干线公路急弯、陡坡、立交桥匝道、大交通量路段等为重点,组织养护工作人员进行拉网式排查,及时处置桥梁隐患,全面清理桥梁伸缩缝、排水孔,及时处置勾缝脱落等病害,根据排查结果做好病害抢修和路容路貌整治。共完成标线施划5500平方米,完成路面挖补7500平方米,处置路面裂缝2.1万延米,更换、维修护栏491延米,修复小桥、隧道3座。四是及时开展清雪作业。严格执行除雪防滑队伍恶劣天气期间24小时全员备勤制度,公路站人员全程在岗,保持通讯畅通。降雪发生后,以雪为令、闻雪而动、快速反应,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迅速组织养护人员和机械设备,全力开展清雪除冰作业。去年冬季共出动清雪人员累计3090人次,动用各种除雪设备1626台班,保障车辆438台班,撒布融雪剂8248吨,全市干线公路未出现交通阻断和人员滞留现象,均保持安全、畅通。
主持人:春运期间,公路部门采取哪些措施,来确保干线公路的安全畅通呢?
答:一是开展安全隐患集中排查行动。对全市普通国省道路面、桥涵、施工工地、公路站、办公场所进行了一次拉网式全面检查,重点检查道路标志标牌、安全设施、应急预案是否齐全完善,施工现场交通组织措施是否到位,查漏补缺,消除安全管理盲区。二是抓好恶劣天气下应急保通工作。在各公路站以及车流量较大的干线公路,像机场路、环山路沿线等,准备了充足的防滑材料,就近调配应急力量和机械设备,并与气象部门畅通信息联络,做好预测预警,一旦出现极端天气,马上启动应急机制,保证公路安全畅通。三是抓好路容路貌维护管理。加强干线公路的保洁投入,春运期间,所有的清扫车辆全部上路,加大公路路面、桥面泥土杂物清扫力度,及时边沟边坡等路域范围内白色垃圾,提高保洁清扫的频率和密度,确保全市普通干线始终保持畅通、安全、舒适、美观的运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