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建西部环山路、开展公交车驾驶员素质提升培训、印发《银滩居民公交出行服务指南》……乳山市交通运输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交通发展问题入手,着力解决公交线路分布不均衡、农村道路管护不到位等问题,构建起“四纵五横”综合运输通道主框架和换乘便捷的城乡一体化公交网络格局。乳山市先后被评为“全省城乡公交一体化示范县”“全省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称号。
念好“为民经” 深化城乡公交一体化
5年多时间,一条公交线上的公交车驾驶员都主动无偿帮助一位乘客,且仍延续至今。这是为什么?
原来,乳山市育黎镇南李家村有位李姓老人,现年已70多岁,患有尿毒症8年。自2016年开始,这位老人需要每周两次乘坐329路公交车到市区医院做透析。公交车驾驶员刘臣军发现后,经常照顾这位老人。有一次,老人的右腿摔伤,行动更加困难,刘臣军就坚持抱该老人上下车持续了两个多月。在刘臣军的带动下,这条公交线上的公交车驾驶员们都纷纷加入了帮助老人的队伍中。
如今,随着老人的身体渐渐恢复,乘坐公交车的次数有所减少,但每次乘坐这条公交线上的公交车,仍然会得到当班驾驶员的“特殊”照顾,沿线10多位驾驶员接力服务,为老人创造出一个便利的出行环境。
这是乳山市公共交通集团狠抓公交服务质量提升的缩影,今年,围绕文明用语、仪容仪表、急救措施等方面,乳山市公交集团对全市320余名公交服务人员开展7期素质提升培训,全市公交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和精细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先后收到群众感谢信、锦旗等980余件,20余人荣获“山东好人”“山东省最美驾驶”等称号。
乳山市注重公交车驾驶员的服务提升,同样重视公交车环境给乘客带来的舒适感和文明氛围今年“五一”期间,乳山市“上新”以中国红为主色调的党史学习教育主题车厢,满载着党史学习教育、乳山红色文化历史的公交车亮相街头。
车厢内,吊环、车顶展板、前后车门、椅背、灭火装置箱、司机门及投币箱等位置,分别贴有“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学史明理 学史增信 学史崇德 学史力行”“一滴乳汁一百年”等宣传标语。乘客在乘车的过程中,可以学到丰富的红色文化知识。
“我们还将‘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二维码张贴在车内较为醒目的位置。”乳山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说,此举意在引导广大乘客用好“学习强国”APP这个“掌中宝”。二维码张贴纸旁标注如何进入威海学习平台的步骤,引导乘客了解“红色胶东 红色故事”,掀起“行走的党史”宣传宣讲热潮。
目前,乳山市有通往马石山的369路,通往胶东育儿所的331路、332路等7条公交线路,共计27辆新能源环保电动公交车,构筑了公交党史学习教育靓丽风景线。
“我们设计党史学习教育主题车厢,就是为了传承红色基因,凝聚红色力量,让公交车也能成为市民学习党史的流动大课堂。”乳山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主题车厢运营后,收获了乘客们的广泛好评,乘客们乘车时普遍会查看车厢内的党史知识,扫码关注学习强国APP中的威海学习平台板块。
依托“公交荒漠”大数据系统,乳山市交通运输局对公交运行线路、实载率、运营现状等进行统计分析和优化布局,投资1.5亿元打造交通综合枢纽站,新建公交站亭190个,除2个海岛村外,乳山市601个村均接入公交网络,通车率达100%,有效解决群众“坐车难”问题。
铺好“民心路” 加快实施重大民生工程
地面标识清晰显眼、沿路两侧绿意不断……眼下,行驶在西部环山路乳山段,看着道路两旁飞驰而过的美景,感受乳山公路的精致范儿。
为推进乡村振兴建设,乳山市加快实施民生工程,2017年以来累计投资12.3亿元,高标准建设西部环山路乳山段、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等一批重点工程和精品工程,不断促进乳山市农村公路提档升级,为乳山市民提供出行保障,带动周边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8月,在高标准完成西部环山路部分路段拓宽改造的基础上,乳山市实施的西部环山路提升工程完工。乳山段将沿线的景点景区、田园综合体、特色产业小镇等串点成线、连线成面,成为一条重要的景观通道、生态通道、致富通道,为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与乡村旅游业发展创造良好的交通条件,进一步擦亮“威海千里山海自驾旅游公路”品牌。
“通过公路提升工程,将沿线独有的景观资源,与美丽乡村、乡村振兴相融合,给游客带来更好的观光体验,实现公路单一运输服务功能向多元化功能的转变。”乳山市交通局相关负责人说,今后,乳山市还将继续聚焦公路养护工作,深化农村公路养护体制改革,积极推进“路长制” 管理新模式,形成“县为主体、行业指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农村公路养护工作机制,并推进农村公路养护工程市场化,通过市场化运作,择优选取专业化队伍实施养护工程,充分保证西部环山路能够得到长足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交通支撑。
立足乳山地域特色,乳山市同步实施“农村公路+”工程,组织实施净化、美化、绿化“三化”工程,大力建设“美丽乡村路”“生态旅游路”,打造农村公路“精品工程”。健全农村公路管养机制,乳山市组建县、镇、村三级路政队伍,实行县乡路市场化管养、村路镇级管养模式,成立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机构17个,农村公路管养机构设置率和列养率均达到100%。
河夏线大修改造工程就是乳山市着力养护农村公路的典型。作为乳山市区通往镇村的一条重要干线,河夏线经过多年使用,路面出现了破损。今年3月,乳山市交通运输局组织施工单位开始大修改造这条道路,重新铺设沥青砼路面、提升道路景观绿化、采用“一半施工一半通车”方式推进项目……通过多种举措,修复提档升级该公路,并将这条农村公路修整成示范公路。
“这条路沿线有许多推进乡村振兴项目的村庄,待项目施工完毕,还可增加沿线村庄的项目收益,促进村民致富。”乳山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说。
今年,乳山市交通运输局还将对部分农村危桥、道路进行改造提升,增设相应的安保设施。围绕提升农村公路管养水平,乳山市交通运输局将不断加快民生实事项目推进等重点工作,加大工作力度,强化推进速度,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出行的需求。
抓牢“见实效” 成立公交专班处理民生诉求
8月,乳山市公交集团出了一本“旅游攻略”——《银滩居民公交出行服务指南》被频频点赞。
这是乳山市公交集团为银滩旅游度假区专门编写服务指南,详细介绍了银滩旅游度假区内的旅游项目、交通线路、优惠政策等,精美的内页和简洁明了的宣传语,让读者快速对银滩旅游度假区有了全面的了解。
“每年夏天来银滩旅游的外地游客都很多,我们就想通过‘官方旅游攻略’让他们快速了解乳山。”乳山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说,8月中旬,组织志愿者在银滩区域发放了3000多份《银滩居民公交出行服务指南》,并与滨海新区的8个社区合作发放,同时在各个公交车上存放,游客可自行领取。
聚焦民生诉求,乳山市着眼“深入查”“马上改”和“见实效”,全面梳理分析近2年3300余件交通领域民生诉求案件,重点围绕公共交通、农村公路建设、行业管理等6大类问题,逐项落实整改措施,细化处置流程,确保问题解决到位。
“我们从群众角度思考、解决问题,成立了公交专班,专门处理民生诉求。”乳山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每月月末,公交专班都会集中分析当月民生诉求,并根据民生诉求,适当调整工作方向,抓实群众满意“落脚点”。
“抓作风”就是“聚民心”,乳山市交通局聚焦干部作风转变,大力开展“我与诉求人互换角色”“服务对象走访和意见建议征询”等活动,组织人员深入基层、深入企业交流沟通,先后围绕公共交通服务等9方面问题制定整改措施23项,有效提升为民服务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据了解,今年接收的1657件民生诉求已全部办结,办结率100%,初步统计群众满意率达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