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精神文明>先进典型

王波事迹简介

发布日期: 2013-04-08  00 : 00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威海市交通运输局

王波,男,19721227日生人,文化程度高中,20094月开始从事出租车行业,现为威海商业汽车出租有限公司鲁KT8287车驾驶员。

王波作为一名普通的出租车驾驶员,在营运过程中,他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急乘客所急,帮乘客所需,立足本职,爱岗敬业,坚持做到安全行车、助人为乐、拾金不昧、文明经营。他以语言文明、行为文明、仪态文明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踏踏实实的履行自己的职责,得到广大乘客、公司领导和同事的一致好评。

拾金不昧 在多年的营运中,经常有乘客把东西遗忘在车内,不管贵贱,王波都要交给公司。一次,他在副驾驶座上捡到一只苹果手机。他立即停止营运,把手机上交到公司,途中他还不忘打开手机等待失主打电话过来。后来,公司帮助联系到了手机的失主。那位失主激动得连声道谢,说这款手机价值5000多元,他刚买没多久,里面存着十分重要的客户资料,要是丢了损失的就不仅仅只是几千块钱了,并当即掏出500元钱要感谢王波,却被他婉言谢绝了。王师傅说,作为一名出租车司机,拾金不昧是最起码的职业道德,这些都是自己应该做的。

扶危济困 每年6月高考期间,王波都积极参与“高考直通车”爱心活动。为了给考生提供方便,他每天都很早就出车,有时候忙得连中午饭都顾不上吃。很多驾驶员一般是停在一个地方等考生上车,而王师傅却是开着车,见到考生模样的人便打招呼,问他们是不是需要接送。高考期间免费接送考生30余人。多年来不管刮风下雨,从不间断。他的这种行为让很多的考生和家长们心里感到非常地温暖,同时也非常地感谢。2011年,王波还参加了“你行我行爱心不找零”活动,积极劝导乘客为残疾人捐款外,就是因为象王波他们这样司机的努力,该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他还参加了多个部门组织的“爱心车队下乡送温暖”活动,到桥头镇、温泉镇看望残疾人贫困家庭。

助人为乐 今年的326日下午2时许,市民张女士来到中国工商银行威海高开支行自助银行取款。取了2万元现金后,拿在手里出了门。“刚出银行大门,手中大部分现金瞬时滑落,并且顺着风势散落一地。”张女士说,事发当天风很大,钱掉落时,她整个人都蒙了,只是站在那里手足无措。这时,一辆出租车停了下来,司机快速地跑了过来,一边向她喊着“还不赶紧捡钱,愣着干什么?”一边迅速将地面上的钱往一起拢,防止被风刮飞。张女士这才反应过来,赶忙开始捡钱。没想到,又一阵风将一部分钱再次吹开,而这时从周围跑过来捡钱的人也越来越多。

“他们不断地将捡起的钱塞到我的手中,我也来不及记住他们的脸。前后不足两分钟,近2万元钱失而复得,我心里百感交集。”张女士说,她希望通过媒体能帮她找到最先帮他捡钱的出租车司机,当面向他表示感谢。通过市运管处GPS监控服务中心进行查询,最终找到伸出援手帮助张女士的好“的哥”———威海商业汽车出租有限公司鲁KT8287驾驶员王波。

“谁碰到这样的事儿,都会像我这样做,我觉得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和张女士一见面,王波就毫不犹豫地说。 

对当日的情形,王波记忆犹新。他说,当天他将乘客送到目的地后,调头离开时发现一沓钱从一名刚从银行出来的女士手中散落,地面上的百元大钞红彤彤一片,那名女士却愣在那里。

“要是起风了,这钱就丢了!”王波来不及多想,马上将车靠边停放,跳下车帮助那名女士捡钱。王波一边将散落一地的钱归拢起来,一边提醒那名女士赶快把钱捡起来。一阵大风吹过,原本散落在3米直径内区域的百元大钞一下子被吹到了10米外。值得庆幸的是,在王波的带领下,近10名来自附近的银行工作人员和过往行人投身到“捡钱”行列中,并把拾起来的钱如数递到失主张女士手中。当张女士从悲喜交集中缓过“神儿”的时候,王波等好心人已经悄悄离开了。

做好事不图报、做好人不留名,这正是好“的哥”王波的真实写照。据不完全统计王波自从事出租行业以来,累计拾金不昧折合人民币1.8万元,参加公益活动12次,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1000余元,见义勇为、敬老助残等先进事迹更是屡见不鲜。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把出租车这张“城市名片”漂漂亮亮地“递”了出去。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